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色戒

2007年10月7日

色戒,最令人注目的,是情慾戲。對我來說,是湯唯,是她的角色王佳芝。
或許,這純粹是主觀的喜好,覺得這類型的女性十分吸引。
她個性堅毅舉止溫文,聰穎過人處事得體。五官身材雖不算特別標緻,但美得來親切自然。
在旺角ifc看,散場時有個男觀眾說湯唯很厲害,尤其她的”姣”樣……..
說得也不錯,她引誘梁朝偉時真的很”姣”。但當回到基地,向伙伴報告”工作”的時候,眉宇間又變得沉實倔強。這就叫作內外兼備吧?
為了接近易先生,王佳芝無可避免地答應做他情婦。有趣的是,在為國家獻身給賣國賊之前,她先要獻身給另一個人。因為她「扮演」的是”麥太太”,她不能是處女。我覺得這段情節是最精采的一段,王佳芝的敢作敢為表露無遺。
相對那些男人,實在窩囊。印象中,李安的作品裡男主角對感情都是優柔寡斷,想愛又不敢愛,沒半點男子氣概的多。敢愛敢恨,勇於承擔的都是女子。
王佳芝並不是天生做特務的,她開始時只是普通的女大學生。後來因好朋友的朋友搞愛國話劇,順勢加入了,更當上女主角。後來因應種種機緣,一步一步也踏向「臥底情婦」之路。人物的背景設計為普通人,其實有助觀眾代入角色,令觀察變成王佳芝,將觀眾改造成「臥底情婦」。李安的專長就是令觀眾對人物有深刻的共鳴。
色戒的影像流麗自然,緊扣情節和人物心理變化。和時下廣告和MTV導演的影像最大的分別,是前者色香味俱全,後者徒具賣相卻食之無味。和斷背山比較,同樣地用大量的人物面部特寫,但情慾戲已不再遮遮掩掩。情慾戲的大膽成為焦點,很多人討論過了。如其說李安過份渲染,倒不如是一種創作態度的宣示。就像一些導演選擇非專業演員,聲稱這樣子增加影片的真實性。李安這次是拋開禁忌展露全相,試圖真實呈現做愛的細節。性愛是愛情的一部份,是不容迴避的。以效果來說,我覺得頗有創意。
整體最令我欣賞的,還是指導演員的能力。李安作品裡的演員每每有超水準演出,這是不爭的事實。看報導說湯唯是選美出身,拍過幾部電視劇,有一定的演出經驗。以今次的演出水準,絕對不是「新人」的表現,直可以用老練來形容,和梁朝偉及陳沖相比美。加上角色的魅力,湯唯有望橫掃所有最佳女主角獎項。至於梁朝偉雖說不上脫胎換骨,但亦極具侵略性,和陳沖演一對夫婦對觀眾也有新鮮感。可惜的是,另一重要角色王力宏,無可避免成為電影的弱點。從他和湯唯的對手戲很容易看出那種不平衡。當然以新手來說無可厚非,但難免對整體成績打了折扣,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中港台三地演員的配對是否必然的拍攝條件?
李安一向以人物為重心,刻劃情感的壓抑和掙扎,情節、時代、環境等都只是襯托。色戒對歷史背景同樣只輕輕介紹,沒有刻意渲染,欠缺一種史詩式的氣勢,外國觀眾的投入因此有所削弱。這也可能是他們略感沉悶的原因吧。
色戒是李安在自已的領域再深層次的探索,以圖有所超越,開拓更廣闊的創作空間。結果是絕對地成功,更加成就了湯唯。相信往後將繼續用他含蓄細膩的手法感動觀眾,只是下一部是否華語片,是否繼續用湯唯?

國內的刪剪版可能沒有了:
1. 鏡頭從床頭對著做愛中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接口」,兩人不停地搖晃腰肢。
可能因這鏡頭,報導說引起兩人「打真軍」疑雲。但其實可以是借位的,就像接吻鏡頭的做法。
2. 相反方向的鏡頭,從床尾看著王桂芝壓住易先生,易先生的兩顆「東西」露了出來。
同樣,這鏡頭看不到易先生的樣貌,是可以用替身的。
3. 口交場面??
王桂芝的臉閃了一閃,看得不太清楚,報導也沒提及,看錯了也有可能。
沒這些鏡頭,色戒也一樣是好看的。

從《天堂口》到《出埃及記》

2007年9月19日

兩部製作認作的電影,都被部份觀眾掛上「垃圾」之名,實在可悲。
個人覺得,先不要說喜歡或不喜歡,只是從電影本身,例如美術、音響、運鏡等各元素都不難看出作者的創作誠意和認真態度,單這方面便和其他很多兒戲習作的垃圾片有大大的不同。
兩部作品都引來劣評,奇怪的是,同樣地有一少部份人表示喜愛,這是甚麼原因?
我覺得一方面作品本身水準的確是不乎理想,另一方面是名牌的標籤效應,引來錯誤的觀眾類型。

《天堂口》
導演最大的失敗是找不到作品的重心。
劇本的重點是三兄弟的恩怨情仇,換句話說是人物關係的渲染。可惜導演極力堆砌的是影像效果和情調氣氛。結果,我們只能見到個別鏡頭的華麗和演員的個人表現。
整體上人物欠缺最重要的互動,僅流於表情的做作賣弄。
至於動作設計的幼稚,導演或許還有些自知之明,因此動作場面的篇幅被減到最少。
如果將吳宇森的字號放在一旁,對於作為一個拍攝第一部長片的新導演所犯的錯誤,還是可以理解的。

《出埃及記》
作品的主題十分清晰,任達華的角色已透過對白直接了當地說出來,因此作品並不高深難明。
導演很刻意地運用長鏡頭,這是向難度挑戰,可說勇氣可嘉。可惜效果只能令我聯想起學生作品的粗糙。這可能由於拍攝時間的限制,亦可能是導演在指導演員上出現問題。
另外,片末交待劉心悠怎樣暗殺男人,邵美琪的紅色乾濕褸等都令人感覺兒戲。
作品類似高安兄弟作品的風格,很賣力地營造那種現實的荒謬。好看的荒謬可以發人深省,哭笑不得。但片中專門暗殺男人的女人組織只是很平凡無味的設想。
無論是故事或手法,整體只流於表面的軀殼,欠缺深刻的筆觸。

名牌標籤
從演繹的手法來看,兩個導演都不甘心用通俗的技巧來呈演他們的作品。很明顯的例子就是長鏡頭的運用。結果是無可避免地令到作品文藝化,脫離了普羅大眾的欣賞期望。但這不是問題所在,因為文藝片有她的影展市場和精英文化的觀眾。最不幸的是兩部作品都和以往作者的標籤產生矛盾。《天堂口》打著吳宇森回歸華語片的旗號,但吳宇森的大名代表的是動作火爆,和文藝沾不上邊,這樣又怎不令專誠捧吳宇森場的觀眾大失所望?彭浩翔的作品一向以黑色幽黙著稱,黑色幽黙離不開趣味性,《出埃及記》突然用超慢節奏來說一個毫不有趣的故事,觀眾自然大呼悶得要命。

電影市場最怕的是:唔湯唔水。這兩部作品就是唔湯唔水的最佳例子。

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

導火線


2007月8月25日

甄子丹在《導火線》延續《殺破狼》的格鬥機器角色,盡情展示各種搏擊技巧。其動作設計脫離成龍和李連杰的見招拆招,開創了實感和暴烈的格鬥風格,更加接近李小龍注重個人肉搏的刺激感。這種風格在現今動作明星短缺的日子,也只有甄子丹才有能耐去演繹出來。就算是他的歹角對手,有同等份量的亦屈指可數。這構成了甄子丹作品的奇貨可居,喜歡動作電影的人不能不看。
古天樂的加入是一個不錯的調劑,可惜他和范冰冰的感情戲太兒戲。以戲劇來說太淺薄,娛樂性來說更是欠奉(一點性感戲都沒有,完全欠缺這類型角色的應有作用)。鄭則士也是浪費了。至於匪徒,就像時下電影的大趨勢,著墨比較多,以免他們過於典型化。只是整體人物描寫和氣氛營造都像蜻蜓點水點到即止,對比另一部動作大片《男兒本色》便略嫌失色。
由《殺破狼》、《龍虎門》以至《導火線》,可以看出甄子丹不斷轉換歹角和打鬥場景,從此演變不同的感觀效果。很容易想像地,下一部作品將會是另一個「對手」,和另一個「戰場」。
甄子丹的動作設計無疑自成一格,在動作效果凌駕一切的情況下,相信導演葉偉信亦只能繼續蜻蜓點水式地處理戲劇,預計將來亦很難發展到更高高度。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男兒本色

2007年8月2日
前幾天看了陳木勝92年舊作《嘩!英雄》,跟著再看《男兒本色》,發現幾個“陳木勝”本色。
飛車特技、天台追逐、大鬧差館、碎傢俱的肉搏等元素都一樣有,但當然相差了十五年,效果和規模已升了數級,今時今日陳木勝已接替成龍變成本地動作大片的代言人。
《男兒本色》雖沒有成龍,但我覺得比《新警察故事》好看。
陳木勝這次充分表現出“平衡”之道。
他在動作場面下足功夫,但對戲劇效果同樣花了不少心思,同時又不會流於過份誇張,令人失笑的程度。
陳木勝的煽情戲是出了名的。他的成名作《天若有情》便說明一切。《嘩!英雄》和《新警察故事》也包含頗大篇幅的情感渲洩段落。動作和感情兼備亦構成陳木勝作品最重要的個人特色。
以前覺得陳木勝沒甚麼個人風格。以警匪片類型來說,實感不如李修賢,劇力不如麥當雄,意境不如杜琪峰,動作不如成龍,大致只算混合動作和戲劇的匠人之材。但看完《男兒本色》,越發覺得他是Canon攝影機:雖未能在某方面獨樹一幟,卻在各方面達到高水平質素,能夠給與觀眾信心保證。
整體對這部作品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豐富。不但動作連場,人性描寫也大小角色皆不放過。匪徒不再是盲目的殺人機器,就連稍稍過場的黑社會混混,吵架也是出師有名(為爭女而搗亂)。從這些細微處便可看出製作人員的精益求精。
三個男主角演得落力用心,只是不夠火喉,非戰之罪。最出彩的角色是配角鄭浩南。這個過氣陽光青年,現在做警司卻戲味十足。有時,演技真的是浸出來的。
結尾大鬧警署的重頭戲很有Die Hard的影子,亦是電影較弱一環。點樣「收科」對港產片來說仍是大大的一個題目。
對比近期外國頂尖警匪動作片《虎膽龍威4》,場面的觀感刺激當然有所不及,沒有直昇機,斷天橋,爆炸和飛車場面更是小巫見大巫。但本地動作片的優勢是拳腳肉搏和飛天遁地的追逐戰。在此向所有本地武師致敬。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女人本色

《女人本色》中的梁詠琪成熟了,變化多了,我想有望取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而整體來說,可看出製作比較用心,但有些缺憾令人觀看時較抽離,欠缺一點情懷。
和《每當變幻時》同樣是講回歸十年期間的故事,同樣是以女主角為主,從中比較兩部作品的不同變得更有趣。
《每》的回歸十年只是襯托,換著另一個十年對劇情影響不大。《女人本色》才是真正直接描繪回歸後香港發生的種種大事,怎樣影響各個人物的生活。
《每》是市井小人物,《女人本色》講精英管理階層。梁詠琪演酒店集團的財務總監,工作認真又愛幫人。她的角色Joyce姐不再是玉女,她是妻子、母親、被人暗戀的女人、事業有成、對朋友義氣。她的遭遇大起大落,容許梁詠琪很多發揮空間。事實她的演出對我來說也很新鮮,例如和老公做愛,例如教訓兒子。我覺得,如果故事節奏好一點的話,Joyce姐可以更加觸動觀眾。
《女人本色》製作精良,演員陣容不俗,導演技巧亦較多變化,但是以投入和親切感來說,我覺得製作從簡的《每》更勝一籌。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人物屬精英份子,或多或少影響代入感。還有就是敘事較緊湊,事件好像動作片般一浪接一浪,觀眾稍稍欠缺空間去融入角色。我想,是編劇太貪心了。
說到編劇,我覺得手法也有點過時。其中一個段落:一個把持秘密的角色,「剛巧」是個多口的人,「剛巧」碰上另一個角色,告之他這個秘密,又「剛巧」被另一個角色偷聽到,結果引起種種後果。這些「剛巧」,在劇情片裡出現,不免做成某種喜劇效果。
《女人本色》野心比較大,在很多場景亦表現不俗,作為中型製作成績已算中上。可惜在暑假遇上各大猛片出籠,放映院數有限。港產片的悲哀,在此可見一班。

每當變幻時

或許作品不算拍得出色,但感覺還是不錯的。或許製作有點簡陋,但劇情還是頗感動人的。或許,因為人情味吧。
故事沒甚麼新意,舊事物因時移勢易而被淘汰,一群小人物為生存而奮鬥。這題材以前粵語片和許冠文的作品都拍過。但換上「回歸十年」,換上「街市」,故事也沒有令人感到過時。或許,因為共鳴感吧。
最近的電影懷舊成風,之前便有部《老港正傳》(未有機會看),現在這部亦是。97後的十年,對香港的星斗市民實在太感觸良多了。只是電影對時代只是輕輕帶過(可能成本所限),最著重描寫的其實是阿妙這女主角。
楊千嬅表演賣魚妹的刀法只有一場,算是應酬應酬吧,觀眾無需抱太大期望。但總括來說,除了不像賣魚妹,她算是演得不錯了。阿妙性格堅毅沉實,為人孝順,是「阿信」一類的人物。她不甘一世當賣魚妹,選對象決不選街市佬,務實得來又有說服力。這個阿妙是頗能寫出女性的困境,角色有笑有淚,總算幫助楊千嬅脫離大癲大肺的傻婆形象。
至於男主角陳奕迅,可能對他有偏見,覺得他總有種洋氣附身,是那些很多錢的二世祖。總之,不夠市井。他在天台吃西餅那一場,對不起,吃得實在太假了。演得最自然的,是結局和他「女人和女兒」離去那一場。
電影的拍攝手法平平無奇,劇本帶點肥皂劇的煽情誇張,整體技巧來說只是一般。如果阿妙引不起你的共鳴,可能作品的分數也不會高。
阿妙在97年是27歲,唔,和我一樣。我也是脫離了「街市」走去再培訓的,怪不得雖然沒有像她欠人一身債,但竟然看得頗投入。可惜到現在還未能學阿妙買歐洲車開新店做老闆。她最後再遇上陳奕迅,不知我又會否重遇她…….? 

跟蹤

《跟蹤》實感強,故事套路傳統但以細節取勝,劇本結構完整扎實,是雅俗共賞的示範之作。
導演是著名編劇游乃海,觀看時很自然地將注意力放在劇本上。
故事架構熟口熟面,新手入行,以老帶新,查案,新手碰釘,成長學習,老手退位,新手接棒。第一部在腦中出現的是Men in Black黑超特警組。當然《跟蹤》不是講外星人,是警隊一個較特別的部門,俗稱狗仔隊。
警隊的工作其實和敵對的另一方黑社會組織同樣一直是觀眾關注和好奇的題材。電影的黑幫風雲可說歷久常新,而紀律部隊也差不多給無線電視拍得七七八八。《跟蹤》還可以找到一個仍未拍爛的警察部隊,亦算十分難得的了。
資料搜集似乎做得不少,令我想起不久前上映的《門徒》,而整體上更喜歡《跟蹤》的從容不迫。
劇本結構嚴謹,前後呼應,卻不會複雜,觀眾容易投入和理解。游乃海顯示出熟練的電影語言掌控能力,在多方面努力鑽營來增加戲劇張力。
例如任達華的角色很吃重,但作為主角性格太單一,於是在外型上花些心思,將他變成糟老頭,戲劇化一點。
有多場戲是同時間將幾個場景平行剪接來增強節奏:控制總部、現場指揮中心、跟蹤人員和匪徒。真有點《24》的味兒(如果出現分割畫面的話)。
故事基本沒大動作場面,但為免太靜態,便加插一場可有可無的警匪槍戰。
每個主角和配角都設計一些慣性動作或語氣,突出其形象。
就算匪徒內裡亦存在著矛盾。
這都是增加戲劇衝突的技巧。
以創意來說其實並不令人興奮,只能說是新瓶舊酒,但總勝過舊瓶舊酒。而作為一部感動觀眾的電影類型,《跟蹤》絕對是十分成功的作品。

戲王之王

過往喜劇支撐香港票房半邊天的局面己經崩解。
香港越來越少喜劇,也越來越少喜劇明星。
周星馳現在一年拍不到一部戲。
以前捧過葛民輝,跟著張家輝,到後來冒出一個由歌星過界的鄭中基。
這部《戲王之王》,便以舞台劇主打的詹瑞文第一次擔大旗。
詹瑞文雖然是首次在電影當主角,但觀眾絶不對他陌生,他在多部電影客串演出的神采已累積一定的名聲。
至於幕後是一直以愛情喜劇著稱的陳慶嘉做主舵。
再加上擁有深厚年青男女觀眾群的阿Sa,這組合是相當保險了。
結果,票房和口碑皆合乎預期,在剛開始的暑假為港產片注入強心針。
陳慶嘉的喜劇中,人物大都是白領上班一族,笑料活潑輕鬆,兼具浪漫的情感抒發,不會一味胡鬧。今次詹瑞文演警察,阿Sa演三級片女演員,形象都是斯斯文文,整體符合過去風格。而最大的不同,就是詹瑞文的加入,令個人化的表演更突出,但相對人物之間的感情描寫便薄弱了。
喜劇最重要便是笑料。故事的笑料集中在前半部,效果相當不俗。詹瑞文的舞台化和阿Sa的冷表情一動一靜的演繹方式,製造層次豐富的喜劇感。而配角方面除了一班舞台劇的名演員外,還見到很多客串的重量級演員甚至資深導演。不論各人的演出如何,個中流露一股眾志成城的誠意和溫馨,已是值得細味之處。
作品最令人期待的始終是詹瑞文。他能否成為下一個喜劇明星?個人對詹瑞文的表情是有點觀賞疲累的。下半部的感情戲可能是劇本所限,亦可能因趕戲而演來略有疲態,感覺是有點無以為繼。《戲王之王》的故事是為他度身而做的,那麼下一部呢?是續集吧。他骨子裡的演技是舞台式的,在電影這媒體的發揮仍有局限性,作為主角已不像以往的客串角色般揮洒自如。
故事講述兩個主角在戲劇學校學習演戲,對於曾經在演藝讀書的我,自然倍感親切。只是演員眾多又需要各有發揮空間,劇本結構的難度便大很多。作品的後半由狂想喜劇轉為寓意抒情,劇情卻流於拼湊,高潮戲營造不出來,逃不出港產喜劇的通病。
多名演員的串演就像集合各地美食的自助餐,雖說不上道道精彩但勝在目不暇給。劇本稍嫌堆砌但不失言之有物。可以看出陳慶嘉仍是堅守作為香港輕喜劇的中流砥柱。

燦爛人生The Best of Youth

一部時代傳記式的電影,通常都發生在動盪的年代,彷彿這樣才能衍生豐富的劇情。這部燦爛人生的背景經歷了大戰和社會革命等大動亂,比起自己活在和平的國土和世紀確實燦爛得多。故事從兩兄弟的角度重現意大利近世歷史,沒有一般傳記片將時代渲染,風格較平實。相對來說,同樣是勾劃時代的阿甘正傳偏向嘲諷幽默,而這部作品更關心平民的感情,親友之間的關係。上下部共六小時的篇幅,將人生各階段:生(生下女兒)、老(頭髮花白)、病(精神病的女角)、死(自殺)、學業、事業和愛情,一網打盡。一連串的敘事很容易令人麻木,幸好部分細節做到別出心裁,例如用幾次的世界盃賽事含蓄地交待年代歲月便十分生動有趣。整體在劇本和演繹的技巧都很平穩扎實,恰如其分。描述一個跨越幾十年的故事難度十分高,重現舊年代那種情懷和氣氛很多時會流於作假。而港產片中拍得不錯的自己只記得金雞,還有甜蜜蜜,都是陳可辛。

南與北North & South

這是四集完電視電影,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的愛情故事。
文藝腔婆婆媽媽,自己一直有點抗拒,沒耐性看。
但這電視電影系列可能因為媒體是電視,情節保持起伏,枝節豐富,不會悶人。
但愛情片最重要始終是男女主角。
女主角樣貌不算標緻,身型胖胖矮矮,初出場甚至不覺得她是女主角。
但平凡有平凡的作用,她的角色性格因此更為突出。
相對來說男主角可以用活靈活現來形容,他在外形,氣派和演出都充分表現出工廠老闆的大氣。
女主角在舊觀念下是個反叛女性,獨立自主,敢作敢為,其獨特個性受到所有男性傾慕,相信女觀眾亦視作為典範。
只是,其真正獨立是從承受了父親朋友一筆豐厚遺產開始。亦因為這筆財富,令她可以幫助男主角的生意渡過難關,令兩人結合。
甚麼自主獨立,甚麼偉大愛情,說到底,又是錢。

隱劍鬼爪

喜歡黃昏清兵衛多一點。
隱劍鬼爪對時代的大環境多了著墨,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
黃昏清兵衛單純點,濃郁點,令人印象深一點。
但山田洋次的電影仍然好看,他的影像永遠地優雅,不會流於俗套。
刺殺大人那一場用一個遠景交代,神秘又懾人。
故事其實沒甚麼大衝突,一把劍便可解決問題。
最後刺殺仇人後又安安全全和女人遠走高飛,結局十分美滿。
劇本上男女主角的描寫稍嫌單薄,情節亦較鬆散,幸好山田洋次的導演技巧保持水準,作品的可觀性仍然甚強。

巴別塔Babel

又一部多線獨立平衡發展的故事形式,這令我想起Crash,不知會否一樣得到奧斯卡垂青?
四個故事的共通主題不算清晰,似乎是講溝通和偏見吧。故事沒甚麼吸引人之處,其重點是描述人性,描述身處陌生環境下的人性表現。
整體風格講求實感,演員的表現都很自然,鏡頭和剪接都頗有力量,導演顯示出功力。細節部份亦別出心裁,例如女角受傷臥床但要小便,其老公拿個盤子幫助她,兩人感觸下擁抱熱吻,這些細節便顯得不落俗套。可惜畢彼得始終星味太濃,太sharp。
四個故事中聾啞新潮女學生的故事比較嘩眾取寵。那日本女演員無疑很落力,最令人看突了眼也是她,結果得到奧期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只是故事太極端,令人有點距離。
幾個獨立故事,然後設計一些環節扣在一起,這種故事結構有甚麼好處?時常覺得這是討巧的花招而已。縱然如此,這部戲是拍得很不錯的,各方面都顯出心思。但說到喜歡嘛,還欠缺一點點。

戰火旗蹟Flags of Our Fathers

一向覺得奇連依士活的作品不錯,但不精彩。
這一部二戰作品,也是一樣。
故事從一張二戰著名照片引起。照片中六名士兵在硫磺島插上美國旗,大大鼓舞美國人民,令其深信勝利將近。
其中三名士兵被政府捧成英雄,並提早回國出席各種慶祝活動,實際上主要任務是宣傳政府戰爭債券。
故事本身頗有意思,可惜演譯得平平無奇。
情節主要徘徊在登陸硫磺島的慘烈戰況和喜氣洋洋的慶祝活動之間,兩者的對比構成電影的戲劇性,令冗長的劇本不致沉悶。只是,不沉悶,如此而己。
登陸硫磺島的一段戲無可避免地讓人想起【雷霆救兵】。珠玉在前,是很難超越的。可能電腦效果進步了,因此畫面比較強調壯闊宏觀的鏡頭。結果,和其他很多電影一樣,過尤不及。戰爭到底是講人性的。
故事的表達方式顯淺易明。甚麼沒人是英雄,誰是誰不是,這種對白更覺老套。戰爭過程不時出現殘肢、斷頭、腸穿的血腥畫面,亦令人煩厭。雖然,這都是戰爭的真實一面,但這種直接描寫,沒有新意。
三個主角沒有甚麼表演機會,他們的結局也是可以預料之內。
反而最難得是電影完結後放映二戰時的真實照片,出現各個電影角色的真實形象、硫磺島的戰場實況和美國的慶祝活動。這令人回想電影的情節,更加興味盎然。
大家記著完場後不要那麼早離場呀。

大陸看碟的日子 31-36

31. 阿呆和阿瓜Dumb and Dumber – 7
一個兩傻走天涯的故事,喜歡占基利的應該會喜歡這電影。笑料不算瘋狂,就是看兩傻怎樣傻法。話說占基利當司機時接送一個女客到機場,一見為之傾心,當那女子留下一個手提箱揚長而去時,幾經考慮後決定和死黨一起駕車尋找夢中情人,誰知竟引來綁匪追殺。因為一個物件而成為追殺對象,是港產片經典套路,但作品加入小人物尋夢的動機,令兩主角傻得來可愛一點。無論人物設計或情節舖排都有紋有路,可見誇張瘋狂並不代表幼稚白痴。 4/8

32. 天黑黑Dancer in the Dark – 8
原來音樂劇不一定富麗堂皇。電影的開始風格很寫實,用了大量手提鏡頭,加上數碼攝影,簡直是模擬紀錄片。但隨著情節的衝突激化,逐漸展現音樂劇的歌曲和舞蹈。歌曲和舞蹈場面的加插十分自然流暢,充分發揮抒發情感的作用。故事十分煽情,一個快要失明的母親,為了討回給兒子做手術的積蓄而犯下殺人罪。情節架構令我想起葉德嫻和劉德華主演的法外情。整體結合寫實和歌舞的風格趣味性十足,演員亦出色,可惜結局太令人心酸。 4/9

33. 破碎之花Broken Flowers – 6.5
故事的構思很有綽頭:一個多情種某日收到一個粉紅信件,寄信人自稱是其舊女友,告知多年前為他生下了孩子,現在正四處找尋父親下落。多情種在鄰居推波助瀾下,逐一探訪其舊情人,希望查出誰是寄信人。接下來的情節便是很容易預計地展示不同類型的女人,推砌出多情種的各種奇遇。標梅利繼迷失東京又一幽默小品,但他的冷面幽默反而令我覺得誇張了。情節的設置太著跡,角色設計亦是想當然,總之,沒甚驚喜。4/14

34. 請再靠緊我You can count on me – 7
故事很肥皂劇,單身母親女主角和她身邊人物的關係都是反轉又反轉。久未見面的弟弟到訪,本來歡天喜地,結局卻是請求他搬走。原本有個自己主動追求的男朋友,等到男友求婚她又拒絕。和新來的上司不咬牙,後來兩人竟變成床上的痴男怨女。當然最重要是她的兒子,是他推展著整個故事發展。除了女主角前夫比較令人反感之外,故事中並沒甚麼壞人,在小鎮裡的人都是互相關愛的。似乎只有遠離城市才能找到濃烈的感情。4/16

35. 莫札特與鯨魚Mozart and the Whale – 6.5
這是關於一對身份特殊的男女的戀愛故事,其特殊身份是:輕度精神病患者。男的對數字特別敏感,女的間中歇斯底里。他們在社區中心認識,拍拖,上床,吵架,分開,復合,戀愛的過程一應俱全。問題是找不到特別令人感動的情節。這種描述特殊身份人士的電影最重要是特顯那特殊性,而這作品除了展現出男女主角在行為上有點與眾不同之外,在感情路途看不出任何不平凡的遭遇。結果,亦只好成為一部平凡的作品。4/22

36. Identity – 7
一部講精神分裂的懸疑殺手電影。格局是一般「誰是兇手」的格局:閉塞又隔絕外間的空間,被困的人逐一被殺,真正兇手出人意表等等。自己對這種懸疑推理電影興趣不大,感覺只是編劇的玩弄手法,也懶得去猜誰是兇手。電影中每個角色的身份都有隱藏一面,十分切合Identity這個題旨。作品在氣氛上不算緊湊,但結局的確意想不到。關於精神分裂的電影最令我深刻是一級恐懼Primal Fear,愛德華諾頓在結尾的詭異表演,實在令人毛骨悚然。 4/25

大陸看碟的日子 26-30

26. 潮女私房菜 pieces of APRIL – 8.5
以前看單親插班生About a Boy,出乎意料地好看。這部由同一編劇自編自導的錄像作品,同樣講親情,亦同樣感人。到底,能夠讓我眼濕濕的電影不算多。故事開始很簡單,但毫不著跡地埋下很多伏線,不經不覺地流露角色性格背景,絕對是劇本典範。故事講一個離家多時的叛逆少女,趁感恩節邀請身患癌症的母親及家人到家裡慶祝。所有情節都是在感恩節當天發生,就只一天發生的事情,也可以波折重重,枝節豐富。製作的規模簡單,但勝在人情味濃,不落俗套,又一次證明創意凌駕一切。導演/編劇Peter Hedges,值得留意。4/1

27. 不日成名Almost Famous – 6.5
這部電影的感受很不好寫,好像一切平平無奇不值一談。主角自少鍾情搖滾樂,十五歲便得到機會為滾石雜誌追訪搖滾樂隊巡遊演唱,從中經歷一段段的成長過程。感覺上故事的重心有點遊離,觀看時欠缺代入感,可能自己不是樂迷吧。男主角的演技太幼嫩,亦令作品大打折扣。劇情尚算豐富,整體中矩中規。 4/1

28. 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 7 4/3
這是一個尋夢,或夢碎的故事。男主角約翰‧韋恩(John Wayne)是一個鄉下人,思想單純,某天早晨換上一身牛仔裝束,一心跑到New York做鴨賺大錢。但在大城市這個土佬跟本不入流,處處碰壁下惟有和跛腳漢德斯汀荷夫曼相倚為命。理性點來看,這個牛郎只是自討苦吃,有正經事不幹走去做鴨。浪漫點來說,現實很無情,很冰冷,令德斯汀荷夫曼在重病下仍堅持上路去邁阿密。兩個男主角設計味太濃,投入感欠缺了一點兒。

29. 仲夏夜綺夢 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 – 6.5
活地亞倫離開了現代城市,感覺怪怪的。雖然依舊在男女性關係弄花樣,但總是沒其他作品那樣一針見血。活地亞倫飾演一個發明家,正為妻子患上性冷感而煩惱。某天表兄到家中作客並預備和活地亞倫的舊戀人舉行婚禮,來觀禮的還有一個死黨和他的開放女伴。三對男女在幾天內製造一段段的感情糾紛,亦很自然地交义設計不同的關係。戲劇性不會缺乏,只是太肥皂劇罷了。 4/4

30. 戲夢巴黎The Dreamers – 6.5
看這部電影,老實說只是想看看美女。而事實女主角的胴體的確讓你一覽無遺,可惜性感戲不多。故事背景是法國電影新浪潮萌芽時代,男主角是電影迷,一天結識了一對同是影痴的兄妹,後來被邀到家中作客,一起沉醉在電影的激情當中。但漸漸發現兩兄妹思想徧激荒誕,和自己距離越遠。主旨可說是浪漫和現實,破壞和建設的對峙,但又似是而非。三個角色的關係太做作,太表面。當中重演祖與占的三人奔跑情節,交义剪接祖與占的片段,算是較有趣的段落。4/6

大陸看碟的日子 21-25

21. 猿人襲地球Planet of the Apes – 8 3/19
這是1968年的作品,儘管沒有燦爛的特技,但擁有大膽又諷刺性的設想,使這部科幻片一點也不過時。背景是太空人以光速飛行幾個月,重返地球已經是過千年之後。開始用了頗長篇幅表現地球的荒蕪,隊員更為發現一棵小植物而恩惠,這種悲觀基調貫徹整部作品。製作猿人的特技化妝得到當年的奧斯卡特別奬,在現今水平來說當然毫無驚喜,相反作品對人類進步社會的一種質疑,這種科幻片精神比起現今唔湯唔水的特效片不知強多少倍。

22. 冰河世紀Ice Age – 7
作為一部老少咸宜的動畫,這作品已算不錯。笑料和驚險元素都夠,但角色的設計有點史力加的影子。三個動物角色一起護送一個人類小孩歸還給他的父母,經過一段段的歷險旅程,彼此的矛盾漸漸化為友情,總之愛可消弭一切。故事並不新鮮,可喜的是冰河時期的氣象頗為悅目。雪崩、地震、岩漿、大風雪等場景提供了豐富的背景效果。還有倒楣的松鼠不時插科打諢,加添不少動作笑料。由於故事沒有帶來新刺激,整體在層次上比起Pixar系列作品始終差一皮。 3/19

23. 超級無敵掌門狗之世紀大騙兔Wallace & Gromit-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 – 8
作品得到本年奧斯卡最佳動畫,但我比較喜歡骷髏新娘Corpse Bride。而對比以前的Wallace & Gromit短片系列,我也覺稍有不及。Wallace & Gromit系列最吸引是出人意表的動作設計,例如以前的玩具火車軌大戰和剃羊毛工廠大戰。這部新作在笑料、美術和動作各方面保持很高水平,尤其美術,整體很有情調。但因為已經有三部短片在前,感覺上是同一套路,欠缺當初的驚喜。縱然如此,世紀大騙兔可觀性仍甚強,Wallace & Gromit亦和Pixar系列一樣,絕對值得收藏。 3/21

24. 雙城故事 – 7
這是陳可辛導演的首部長片,最大收穫是張曼玉的少女味。當然,比起旺角卡門是有欠自然,「我好開心呀,我好開心呀!」這種對白無疑十分作狀。但對比兩個男主角,仍然令人感覺她演技的層次與眾不同。91年的張曼玉已經身經百戰,還憑阮令玉初得影后,至於在這部電影搶風頭的變成曾志偉,但沒有87年的最後勝利好。故事在時間和地點的跨越性十分廣闊,感情關係豐富,亦算是陳可辛的作品特色。劇本已盡量減少文藝腔,只是譚詠麟說獨白的方式,實在是敗筆。 3/22

25. 福伯 – 6.5
作品有兩個影帝曾志偉和黃秋生客串,有演技派廖啟智當主角,但偏偏演員給我的感覺很作狀。影像很花俏,像音樂錄像,色彩令人印象深刻,亦可能是觀賞性最強的地方。故事用屍體解剖這行業作主體,在平淡的發展下結尾作出突如其來的衝突,本是可取之處,但結果又沒來由地牽強。總體演員的演出太沒說服力,導演在營造空鏡頭氣氛比較處理演員的能力是強得多了。 3/28

大陸看碟的日子 16-20

16. 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 – 7.5 3/10
這是羅拔迪尼路個人表演之作。男主角對成為talk show主持人的狂熱達到痴迷程度,甚至令人感到他神經有點不正常,其執著可和丁蟹相比擬。他的偶像主持人謝利路易斯是他的相反:異常地冷漠。兩人構造一個極端的世界。最後主角終於成名,可算是對做夢者的一點安慰。劇本對男主角背景少了著墨,人物欠缺立體,但兩個男演員一冷一熱的表現,威力依然。

17. 晚安, 好運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 7.5 3/15
故事背景是五六十年代美國議員麥卡鍚對美國電影和傳播界的反共清洗事件。故事差不多全發生在電視台室內的廠棚,加上黑白映像和紀錄片段,營造了一股歷史的沉重和壓迫感。男主角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冷峻的面容,從容不迫的語氣,活現一個可靠的好男人模範,亦間接為美國宣傳一個正義形象。整體技藝純熟,若非題材有局限性,奧斯卡最佳影片可能屬於她。

18. 蝶變 – 7.5 3/16
開始以男主角旁白介紹故事背景,一句:「…這個人叫方紅葉,亦就係我…」令人噴飯,似乎八十年代的懸疑武俠片都喜歡旁白。很多表現風格都十分徐克,譬如顏色,十色旗門下各以一種顏色類別,加上剪接的快速節奏和各種特技的運用,彷彿是蜀山的初型。時常覺得徐克電影的結局不夠力量,但這早期作品出乎意料地好,配上林子祥的主題曲,甚至有點如沐春風。

19. 踏破鐵鞋無覓處Where is My Friend’s Home? – 8.5 3/17
「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高達將阿巴斯捧上天,反而令我誤以為阿巴斯的電影很形式化,很難懂,很悶。沒想到這作品這麼平易近人。故事的取材很平凡,但細節處處流露人情世態。表現手法並不高深,但簡潔精煉。我想最重要是一種不溫不火的修養和洞察力。整部電影只是說一個小童為免好朋友被老師責備,用盡辦法去尋找好朋友的家,歸還他的作業簿。你會選擇將這樣一個故事拍成電影嗎?

20. 春風吹又生And Life Goes On – 8 3/18
故事講述阿巴斯和他的孩子駕車探訪Where is My Friend’s Home?的小男主角,但因地震過後道路未修復,大街擠滿車,結果選擇山區小路碰運氣。初初以為阿巴斯親自上鏡,卻原來是演員。很多地方都混和真實和戲劇,例如途中遇見一個老者,同樣是Where is My Friend’s Home?其中一個演員,在導演登門探訪時喃喃自語地說自己的房子已在地震中毀掉,現在的根本不是他的。電影是為紀念伊朗地震而拍,其目的太明顯而欠一點含蓄美,但人情味依然觸動人心。

大陸看碟的日子 11-15

11. 真心英雄 - 7 3/5
故事十分韋家輝,個個主角都沒好下場,男主角已很慘,但他們身邊的女人更慘。兩個主角黎明劉青雲各為其主卻同時惺惺相惜,一場大戰過後,最後同樣被人遺棄。生命像火柴上劃出的一點火,轉眼即逝,縱然身負絕技也注定逃不出命運,十分無奈。故事和影像都十分武俠,人物關係是武俠人物的關係,因此放在現代社會,難免感覺濫情。但整體來說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12. 意馬心猿Broadway Danny Rose - 8 3/6
或者我都算是活地亞倫的fan,這部作品也十分好看。活地亞倫飾演一個經理人,不幸的是,他栽培的藝人每每開始有點成績便離他而去。故事便主要講述他和旗下一個過氣歌手一起發展事業的過程。對白一貫活地亞倫本色充滿自嘲,自娛,自慰。最令人欣賞是他說故事的方式,可說層出不窮。這作品算不上深刻,但能夠令人輕鬆愉快。

13. 奏鳴曲 – 8 3/7
北野武的花火很好看,但較沉重,近作大佬就過份誇張,相對地這部93年作品的調子顯得輕重有度,層次豐富。故事中的黑道人物因逃避仇家而流落荒僻沙灘,為打發時間玩起各種遊戲,從而表現成人世界童心的一面。對黑道形象有顛覆性但具信服力的描寫。畫面簡潔又不失趣味,配上久石讓的音樂,如果劇情不過份誇長的話,北野武作品都能保持一定水準。

14. 愛不回家thirteen – 8 3/8
劇本是一個十三歲,同時飾演片中一個叛逆角色的女孩,和導演共同編寫的。自己亦是受這點吸引而買這隻碟。故事講一個乖女孩一步一步變成叛逆少女。可能因為編劇是其中女主角,作品沒有強烈說教味,只是描述一個轉變過程,而這過程卻是頗觸目驚心的。表現技巧不過不失,但演員表演生活化,還有腦中常記著劇本出自真實十三歲女孩的手筆,那震撼性不可同日而語。

15. 性煙holy smoke – 6 3/9
故事不吸引,演員吃力不討好。萊溫斯基一次到印度被宗教感化而定居下來,家人將她騙回國後找來專家作心理治療,一男一女在木屋展開思想角力。故事對印度宗教的描寫兒戲,又不著邊際地大談人生意義,胡裡胡塗。看著萊溫斯基肥腫的裸體,還要充當美人兒,實在替她辛苦。男主角走不出低俗小說的影子,最耀眼的角色反而是萊溫斯基的母親。

大陸看碟的日子 06-10

6. 泳池情殺案Swimming pool – 8 2/27
很喜歡飾女作家的女主角,完全不覺得她在演戲,是活生生的一個人物。另外的年青女主角久不久便裸露上身,同樣滿足另一方面的官能享受。鏡頭設計恰到好處,敘事手法利落,雖然結局有些不求甚解,但仍覺賞心悅目。

7. 春情花花鐵達尼 La Femme de Chambre du Titanic – 7 2/28
一個工人遇見一個將要在鐵達尼工作的女僕,回家後在酒吧吹牛怎樣和這美女覆兩翻雲,竟因此大受歡迎,後來更被人賞識走去當舞台演員,演說他的鐵達尼愛情故事。故事將性幻想大造文章,令平凡的工人走上不平凡,雖說不上奇思妙想,也算得意搗鬼。

8. 史密斯夫婦Mr. & Mrs. Smith – 7 3/1
明星的威力在這部片表露無遺。所有情節都在展現男女主角的個人魅力,他們刺殺,他們跳舞,他們對峙,他們親熱,他們抵抗。劇情兒戲不要緊,只要主角有型。故事很表面地反映一些夫妻關係問題,但都是工具,目的不外乎讓主角擺個有型pose而已。

9. 風流奇男子Alfie – 6.5 3/2
男主角不停地對著鏡頭向觀眾講獨白,實在令人厭煩。觀看時努力將自己代入60年代,嘗試接受這種表達方式。直至故事中段,情節開始起伏,才不致睡倒。故事本身沒甚麼看頭,講一個風流漢怎樣從風流成性到收心養性。重點在對白(或獨白),和結尾米高堅熱淚盈眶的一場戲。

10. 特洛伊Troy – 7 3/3
木馬屠城記這故事最重要當然是怎樣用木馬破城,但這部電影志不在此,而是講愛情,講自由。戰爭場面算宏大,但比不上帝國驕雄。單打獨鬥方面徒具花招反覺不倫不類。畢彼特是無敵戰神,由此可以超脫於國家之外,連國王也可侮辱,一味地憤世嫉俗,反而另一男主角感情更多層次。劇本可能希望拍出非一般的木馬屠城故事,但主角欠吸引,作為史詩題材,注定吃力不討好。

大陸看碟的日子 01-05

1. 風雲再起時Miller’s Crossing – 7.5 2/21
很喜歡高安兄弟的Fargo,那種從小處引發的荒謬感令人絕倒。這部黑幫片骨子裡是部愛情片,黑幫大佬形象和槍戰場面反而變成玩弄對象。這作品保持高安兄弟的幽默本色,而對白被認為是最精采部份,有機會要找DVD看看英文字幕。

2. 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Chou – 7 2/22
很難捉摸故事的脈絡,這亦反映岩井俊二對敘事手法的不斷嘗試吧。片中似乎希望多點貼近時下青年人的生活,包恬流行歌手、網頁留言版、DV機拍攝等元素。故事很大程度描寫被人欺凌的過程,或者,青春不是傷害,便是被傷害。

3. 浪漫情色Romance X – 7 2/23
幸好看的是打格仔版本,否則看著毫無保留的手淫口交場面,肯定忍受不到完場。 劇本對女主角心理有細緻描寫,相對地男主角性格有點虛浮。最震撼的畫面在結尾,自己忍不住嘩嘩連聲,同時慶幸能夠堅持看完整部電影,亦總算見識了這個以大膽著稱的女導演。

4. 買兇拍人 – 7.5 2/24
這部電影很多客串,台前幕後都有,完全體現電影製作者互相幫助的精神。
故事除了一個殺手怎樣開拓生意外,亦從中反映一些電影製作人的慘況,作為電影行業一份子,每每會心微笑。張達明表現比葛民輝更好,硬滑稽始終受不了。

5. 斷背山BrokenBack Moutain – 7.5 2/25
片中很多特寫的運用來描繪兩個男主角的親密和溫馨,加上結他的旋律,是頗新鮮的配合。單看中文字幕很多時不知所云,對白裡的暗示可能因此不明不白。總體感覺很溫柔恬雅,以現在的荷里活製作水平來說,成為奧斯卡大熱也不為過。

上海看DVD的日子 46-50

46. 東京教父 Tokyo Godfathers 7.5
情節的設置十分教材式: 三個露宿者同伴分別是中年漢, 變性人和少女,在聖誕夜無意發現一名棄嬰.在照顧這名棄嬰和尋找生母的過程, 輪流交待三人的身世經歷, 展露各種人情世態. 這類型的故事無疑充滿人情味, 編劇亦可盡情玩弄閃回交义穿插等技巧. 而事實效果是不俗的, 只是設計上有點著跡罷了.
最令人最深刻的反而是城市街道的夜色, 不知有沒有利用電腦動畫效果?

47. 四十歲老處男 The 40-year-old Virgin 6.5
光碟是多了17分鐘的加長版本, 可能因此節奏被拖慢了, 甚至是有點悶.
這部作品在美國大收, 但水準只是一般, 賣座原因大概是故事富話題性吧.
人物方面不論男主角和他身邊的朋友同事都十分平凡, 稍為有特色是女主角設定為貴為祖母級的失婚女人.
總括而言是普普通通, 美國人的口味實在摸不著頭腦.

48. 面子 Saving Face: 7.5
這是關於家庭倫理的電影. 傳統保守, 敢愛敢恨, 貞節, 同性戀, 很多和喜宴相類似的元素, 而情節更為多元化.
故事背景在New York, 但真正中西文化碰撞並不多著墨, 主要是華人中產社交圏子內的倫理衝突.
情節交待流暢, 兩女子的感情發展描寫得頗細膩, 相信女性觀眾會加分. 而個人來說, 是先天性地欠一點投入感.

49. 失控陪審團Runaway Jury: 7
以法庭戲來說將陪審團作切入點是頗新鮮,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算最有代表性吧.
這故事關於一雙男女怎樣混進一個起訴槍械製造商案子中的陪審團, 藉此對抗財雄勢大且長期操控陪審團的黒手真赫曼.
情節發展算緊湊, 但有一個難題還是流於俗套, 就是當面對暴力對抗時, 無可避免地將女主角設定為武藝高強.
要對抗大財團? 單靠腦筋始終不成, 還需練一練空手道.

50. 星戰前傳3 – 西斯的復仇 8
以前在家看星戰前傳1,竟沒耐性看完,第二集也就只看了一小段。
前傳系列似乎欠缺最重要的幻想力,電腦合成的畫面也不外如是。
直至前傳第三集雖說不上精彩,但終於找到一點星戰的味道。
這部第三集最吸引的主菜是男主角怎樣墮落成日後的黑武士,亦是前傳最令人期待的情節。
感覺上星戰前傳只需看第三部便已足夠。

上海看DVD的日子 41-45

41. 忠奸人Donnie Brasco:7
尊尼德普被阿爾柏仙奴的鋒芒完全蓋過。看尊和老婆的激情戲,以及和三個女兒一起吃飯總有點怪怪的,可能佬味還不夠吧。
人物的傳奇性比較平淡,臥底工作的描寫也是老生常談,黒手黨人物大都是窩囊飯桶,沒甚麼看頭,整部電影的光采就全靠阿爾柏仙奴了。

42. 挑情寶鑑:7
情節原來和1988年孽戀焚情Dangerous Liaisons一樣,不過人家註明是改編自小說,這部將背景換成韓國,就當成原創,很小家。
韓片的改編技巧確實令人佩服,雖然片中的男女關係描寫不深,骨子裡只是賣弄性感的娛樂片,但格調不會低俗,又能有效地苻合大眾口味。
正所謂,抄也抄得高人一等。

43. 廣島之戀 Hiroshima Mon Amour:7
電影的開始描繪原爆後的境況,其真實感令人不寒而慄。畫面的風格很流動性,隨著不同段落而改變,頗新鮮。
一個法國女子在世界大戰期間先跟德國軍官相戀,大戰結束後再和日本男人談情。故事的戲劇性很張揚,令人有很多聯想,但電影重點在於女主角的心理刻畫。表現手法可能很有開創性,可惜躺在床上看藝術電影,實在太容易令人入睡。

44. 人魚傳說 Fried Dragon Fish:7
這是一部錄像短片。故事講及地下組織,殺手,私家偵探,秘密檔案,這些元素一不小心便會被拍成不倫不類的幼稚作品。岩井俊二在有限的成本下已做到頗有格調,雖然有些場景仍不免有點學生作品的幼嫩。.
越來越覺得,岩井俊二的系列作品應該列入電影製作教材,因為其作品大都能夠在低成本下表現出心思和創意。

45.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7.5
電影開始得很明快爽朗, 幾個討厭的孩子角色設計得鮮明活潑, 前段部份十分吸引. 可惜當各人進入巧克力工廠之後, 情節變得不外如是. 雖然展露了各樣奇幻場景組合, 但故事不夠吸引, 徒具觀感刺激而己.
尊尼特普的演出仍然保持水準, 其他小演員方面比較喜歡被寵壞的女孩, 至於小男主角反而没怎麼好感.

上海看DVD的日子 36-40

36. 小沙彌的天空A Little Monk:7
因為是同一個大和尚,很自然和金基德的春去冬來作比較。
金基德無疑走得更遠,相對地這作品顯得平平無奇。她較著重普通人的感情矛盾,容易讓觀眾理解。結局帶點宿命意味,卻無關痛癢。
故事情節豐富,小演員亦可愛,但說到令人深刻的地方,又談不上來。

37. 巴黎最後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8
孩童臉女主角和抑鬱半秃頭中年的偶遇以至難捨難離,導演可以將這樣一個故事演譯得如此優雅,可謂功力十足。
鏡頭調度和配樂旋律充滿驚喜,男女主角在公寓初次交手的一場戲尤其動人心魄。
結局有點拖泥帶水,但整體仍然活現大師風範。

38. 獨行殺手Le Samourai:8
作品稱得上所有殺手片和警匪片的原型。
地鐵的你追我逐在後來的電影不知出現了多少次。
電影沒有神化男主角的能力,因此角色更有血有肉。
學生作品都喜歡模仿殺手特立獨行的感覺,但事實那種真實和浪漫交織的格調,絕對是不容易模仿的。

39. 哈爾的移動城堡:7.5
片中很多千與千尋的影子,創意來說打了折扣。
頗喜歡變成老婦這構思。能夠移動的城堡這設計恰巧和蒸汽男孩有些近似,但較人性化。
對比蒸汽男孩,畫面技術可能低一點,但人情味濃厚一些。同樣有反戰意識,同樣表達得生硬乏味。
小情小趣保持可觀,但整體創意已呈疲態。

40. 深海長眠the Sea Inside:7.5
電影探討安樂死這個社會議題,但真正令觀眾關心的是主人翁的內心世界。作為一個值物人,他言談風趣幽默,又懂寫詩,生活豪不寂寞,充滿家庭溫暖,同時尋死的決心卻堅定不移。
劇本呈現不同角色對主角的不同觀點,引發觀眾一起參與討論。加上演員表演都很生活化,幫助觀眾代入。作為這種電影類型,已找不到投訴了。

上海看DVD的日子 31-35

31. 撞車Crash:7.5 –
用生活細節那樣直接地描繪種族歧視,還是首次看到。
劇本試圖涵蓋多種階層的種族問題,情節呈多線發展,內容豐滿。再加上編劇的一些小技倆,容易予人好感。
可惜結局的戲劇性過了火,未能功德完滿。

32. 人情紙風船:7 –
描寫窮武士的落泊潦倒,不知這是不是第一部?
很喜歡近年的黃昏清兵衛,相對來說此片調子很悲觀,令人看得不舒服。
結局的自殺有點突兀,大概想突顯那無助感吧。

33. 百萬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7.5 –
奇連伊士活似乎獨愛悲情,以運動片來說這也算是一種變奏。
情節舖排比較簡單直接,以娛樂電影來說是理所當然,以藝術性來說便欠缺神采,不明白為何可包攬奧斯卡四大奬。

34. 情迷高跟鞋Talons Aiguilles:8 –
將母女情寫得如此離奇曲折,同時又保持流暢自然,實在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兩母女的演出亦絲絲入扣,自己雖然對那種愛恨交織的親情難以引起共鳴,但仍忍不住給她一個8分。

35. 愛之亡靈:7 –
感官世界是性愛的沉溺,愛之亡靈是性愛的昇華。
這部片中冷落嬌妻的丈夫死後一樣地拉車,一樣地回家喝酒,沒有任何改變。生存和死亡對他的意義沒有大分別。
和感官世界一樣,似乎為愛而死得轟轟烈烈,人生才有點意思。
大島渚是極端和純粹的,後來類似情節的菊豆,便顯得通俗多了。

上海看DVD的日子 21-30

21. 醉畫仙:7 –拍得用心,可惜不覺得任何突出之處,有趣地方是提到蘇東坡,和中國是侵略國。
22. 點蟲蟲microcosmos:7.5 –看完企鵝日記後,新鮮感已減,音樂的感染力在小電視來說又打了折扣,但拍攝技巧仍然值得欣賞。
23. 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6.5 – 又是教師電影,今次教藝術史,講女權,有點過時,徒看明星的平凡之作。
24. 恐怖蜡像館House of Wax:7 –殺人的幾個鏡頭頗有氣勢。沒有期望下反而容易滿足,不過記住,7分是沒期望之下的7分。
25. 強捕:7 – 畫面的花樣層出不窮,混和MTV和廣告的精緻和凌厲,但掩飾不了故事的單薄。
26. 代碼46codice46:6 – 看不出故事有甚麼意思,再加上電影背景是看厭了的上海,對不起只有6分。
27. 莉莉說Lila Says:6.5 – 少女談情說性又怎樣?嘩眾取寵吧了。得到電影節最佳劇本,但古怪的字幕翻譯顯然令效果大打折扣。
28. 鳥與夢飛行:7.5 – 看了帝企鵝和點蟲蟲後,再看這部也不覺悶。高空下的風景拍得很美,令人覺得真的要珍惜地球。
29. 弓:7.5 – 金基德真古怪。用一句話便能概括整個故事,情節發展平平無奇,但精彩處又隱含其中。弓和另一部春去冬來有點對應,整體上有點失色,但金基德始終要看。
30. 三姐妹的情人:7.5 – 一個男人輪流將三姐妹溝上床,便是這樣一個故事。但電影不是情色片,是愛情輕喜劇。雖是愛情輕喜劇但所有戲劇元素一點也不馬虎。電影完全體現娛樂電影應有的製作技巧,有資格當拍攝教材。

上海看DVD的日子 11-20

11. 刺激195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8.5 – 又重看多一次這部作品,Morgan Freeman太厲害了。
12. 神秘河Mystic River:6.5 –這部電影能得到最佳電影,顯得荷里活電影的水準每況愈下。
13. 摩托車手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7.5 – 平實自然,故意地不落俗套,但兩個主角強烈對比的設計走不出老調子。
14. 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7.5 – 構思富創意,美術和造型設計活現童話感,可惜結局有點「行貨」。
15. 斷頭谷Sleepy Hollow:7.5 – 尊尼特普的角色永不會樣板化,這部也不例外。故事有點金田一,描寫理性和巫術之間有點混亂。
16.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Malena:7.5 – 原來自己和十二歲的少年沒有分別,單看女主角已足夠。
17. 鰻魚:7 – 感慨過去的包袱太重,怎樣也拋不開。稍嫌女主角設計太浮,男主角太硬。
18. 電鋸驚魂Saw:7.5 – 低成本的示範作,七宗罪的平民版,情節緊扣,出人意表,但並不是沒漏洞。
19. 滅口大追殺Witness:7.5 – 故事情節又是港產片的模仿對象,部份畫面富油畫的詩意,但有點大美國意識。
20. 罪惡之城Sin City:7 – 不斷的旁白和故事結構令人聯想到Kill Bill,不會悶人,黑白畫面算是有點特色。

上海看DVD的日子 01-10

5以下:不用花時間看。
5 – 5.5:不用花錢買。
6 – 6.5:不過不失,可以一看。
7 – 7.5:拍得不錯,有可觀之處。
8 – 8.5:喜愛的電影,值得收藏。
9 – 9.5:精彩之作,最喜愛電影之一。

1. 風流醫生俏護士Mash:7 - 諷刺越戰喜劇,相信很多王晶喜劇都參考過此作品。
2. 蒸汽男孩Steamboy:7 – 畫面壯麗,機械感迫人,但故事手法不突出。
3. 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7.5 - 另一部講教師的作品,沒有嘩眾,比較平和,也有感人的地方。
4. 尋槍:6.5 – 畫面努力營造荒謬感,但故事不夠荒謬。
5. 導盲犬小Q:6.5 – 小Q的遭遇沒有甚麼波折,牽動不到情緒。
6. 拳霸Ong-Bak:6.5,除了對泰拳打法的一些新鮮感外,其他平平無奇。
7.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7.5 – 兩性關係的直接描寫,稍嫌淺薄,妮歌潔曼的博命演出令人難忘。
8. 煙花:7.5 – 雖是錄影作品,畫面感染力有限,但故事簡單而富心思。
9. 明日以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8 –特效發揮至極致,在美國被颱風吹襲後看感受更深。
10. 射殺鋼琴師Shoot the Pianist:6.5 – 看的時候太累。

魔界行者Constantine

電影沒有Matrix般的哲理層次, 其實和英雄降魔片沒大分別, 情節比較近似幽靈戰士系列. 故事講降魔伏妖的男主角某一天發現了魔鬼之子的大陰謀, 而女主角乃其中一個關鍵, 因此便努力營救女主角和人類世界去了.

故事本身都是俗套, 揭示大陰謀的方法又低招, 只安排一些角色在迫供下吐露出來, 還有按所謂魔鬼聖經照念. 所謂陰謀又是怎麼統治世界. 越想越似幽靈戰士.

不少篇幅都是不清不楚, 例如女主角為何被選中為載體? 她自殺的妹妹對魔鬼有甚麼作用? 手上的紋記代表甚麼? 供應降魔武器, 擁有魔鬼聖經那角色有甚麼來歷? 細節不能串連, 推不起劇力.

角色描寫比較著重男女主角對身負特異功能的困擾和無奈. 但手法零碎. 男主角不是傳統大英雄, 結尾以巧計取勝, 帶點輕佻. 賣弄幽默. 導演很想做到不落俗套, 但結果是尷尷尬尬, 唔湯唔水.

最值得欣賞始終是映像. 既然劇情似是而非便轉而期待奇幻映像效果. 幾幕魔怪出場都有特色, 最喜歡馬路遇上的昆蟲魔, 和女主角被捉那一場, 畫面和音響效果相當厲害. 如果魔怪多一些不同造型就更好. 結論: 還是值得到戲院一看.

娛樂大享 The Aviator

肥皂, 暗示他的敏感.
飛機場面, 表現他的宏大.
拍戲的過程, 等同怎樣結識女人.
試飛, 反映他的狂熱.
設計飛機, 展示他對未來的眼光.
面對泛美, 顯出他的鬥心.
公開聆訊, 強調他真誠, 光明磊落.

主人翁擁有豐富的經歷, 描寫其性格可說毫不費力. 三小時的電影不會悶人, 因為情節層出不窮. 但問題是, 有趣但不深刻. 最震撼人心是結尾的聽證會, 同時表現出美國傳統的奮鬥精神. 里安勒度狄卡比奧亦趁此展示出個人的感染力. 但在其餘的戲份上便比較吃力. 始終高度外型有點格格不入, 欠一點氣勢. 雖然可以技巧補救, 但感覺總是打了折扣.

整部電影拍得很爽朗, 沒有賣弄花巧. 作為商業片她是富娛樂性的, 就像一客多汁嫩滑的牛扒, 只需大口大口地吃, 用不著細意品嘗.

酒佬日記 Sideways

內容大概描述一對中年男人邁斯與杰克在一段渡假旅程的遭遇. 人物塑造和對白很生活化, 令人容易投入. 一對男主角的兄弟情寫得風趣幽默, 細緻深刻, 可能因為是參照真實人物的關係吧.

整個故事可說是撫慰容易受傷的男人的夢. 患病最重的是邁斯. 但幸好有好朋友杰克.

杰克在他工作失意時會鼓勵他. 振奮士氣.
杰克對紅酒的無知, 能夠讓邁斯有機會表演對紅酒的見識.
杰克對女人的濫交, 又給邁斯在道德上的優越感.
至於情傷, 杰克可能無能為力, 於是旅程又安排一個體貼的紅顏知己.

酒佬日記令人看得愉快. 看來自己的病情也頗嚴重………

小飛俠前傳之魔幻童心Finding Neverland

選擇看這部電影是因為尊尼特普(Johnny Depp), 他憑此片入選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之一.

從中文片名來看, 很容易誤會她是兒童歷險故事. 但原來題材是頗嚴肅的. 氣氛亦比較沉鬱, 並不是熱熱鬧鬧的賀節類型.

故事主線是主角怎樣創作出小飛俠舞台劇的過程. 從中感慨成人世界複雜的人際關係, 相反珍惜孩童感情的真樸. 導演好像是拍獨立片成名, 可能因此手法不算煽情, 比較細緻. 情節, 結構, 對白都沒有甚麼特別之處, 最吸引人始終是尊尼特普(當然是指他的演技).

尊尼特普有一種深沉的表演魅力. 伊雲.麥葵格亦是當中後起之秀, 相對我覺得另一小生里安勒度狄卡比奧比較鋒芒畢露. 電影中尊尼特普和他的妻子(茱莉姬絲汀飾)貌合神離, 兩人的眼神穿來插去, 十分有趣. 另一女角琦溫絲莉因角色所限, 雖有表演空間但不足以給人深刻印象.

電影本身有點兒悶, 因劇情的追看性不強, 演員的水準(包括小演員)亦沒有甚麼驚喜, 但如果喜歡尊尼特普, 和厭倦了荷里活式的濃味快餐, 這也算是不錯的調劑.

同行殺機Collateral

湯告魯斯主演的電影很少失手, 《同行殺機》同樣沒令人失望.

對於殺手電影並沒有特別興趣, 最好看大概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吧. 殺手角色的設計決定了電影的生死. 今次湯告魯斯這殺手並不冷, 更可說十分健談. 他遇到占美霍士的的士司機時, 打開話匣的都是他. 這亦是反映殺手孤獨一種不落俗套的方法. 湯和占士在的士車廂的對話佔了電影很大篇幅, 而整部片最吸引我的亦是各演員在對白上的表演. 其中我覺得最精彩的反而是大配角女律師Jada Pinkett Smith.

據香港電影網中的官方資料:
的士的黃色車身也是經過多次調色才符合導演的。原來,米高曼指洛杉磯晚間空氣中 水分較高,所以的士車身也必須表現出這種因空氣而偏差了的黃色!
米高曼發現傳統的35米.厘菲林根本無法捕捉洛杉磯的那獨有的夜色,最後,他大膽地採用了數碼攝影去表現這種奇特而美麗的光源。
今次為了捕捉洛杉磯夜色,他更破天荒利用了數碼高清(high definition)攝影機來拍攝。「深夜兩、三點,洛杉磯的夜空份外有格調,視野依然很消晰,可以看到月光下的棕櫚葉輪廓。」

城市夜色的寂靜冷清明顯是影片的重要描繪對象, 但以上所講的我就感到有點誇張.

另外, 我不認為湯的角色是反派, 劇本始終強調他需要執行任務而已, 但單單由湯演殺手和他的滄桑造型已有足夠新鮮感. 對於湯的演技, 我一直頗有保留, 感覺上欠缺變化. 今次的角色可算幫了湯一把, 令我感到他演來放鬆一些. 這甚至令我聯想到劉德華由暗戰開始的轉化.(兩人同様年過四十喇)

回顧湯過去十年主演的電影, 可說沒有一部是劣作. (還未看大開眼戒)
2003《最後武士》(The Last Samurai)
2002《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
2001《魂離情外天》(Vanilla Sky)
2000《職業特工隊II》(Mission: Impossible II)
1999《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 
1996《甜心先生》(Jerry Maguire)
1996《職業特工隊》(Mission: Impossible)
1994《吸血迷情》(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1993《糖衣陷阱》(The Firm)
對比湯的演技, 更值得佩服的是他接片的眼光. 自83年《乖仔也瘋狂》開始, 湯紅足二十年, 對於這毫不高大的偶像演員, 實是異數. (咦, 真的和劉德華一樣?)

花與愛麗絲

之前怕部戲悶, 幸好頗好看.
導演可能幻想部戲拍給自己女朋友看, 以致電影好像一份用來氹女仔的禮物.
畫面的設計和舖排很有耐性, 一點一點地讓觀眾投入, 很柔閒恬靜, 有點安達充. 人和景配合得很自然, 不會有很多刻意的構圖.
當然, 如果鋼琴聲輕一點就更好.
據說此片是用高清拍攝的. 感覺上顏色帶點灰, 有點朦, 我想是一種設計, 來製結冬天的感覺吧. 這樣說來, 高清的可塑性也不俗喎.
至於故事嘛, 個男仔咁既造型德性能夠吸引到兩個美少女爭相約會, 似乎...似乎現實就不太可能......不過, 說到尾部片都是一個童話.
而幸好, 這是一個氹得人開開心心的童話.

寫於2004年9月2日

千機變2

「唔好咁認真, 唔好咁認真」, 在戲院不停地這樣提醒自己, 避免吐血身亡.

我也不知寫甚麼好, 稍值得一提是香港的武打場面水準已被荷里活牽著鼻子走. 自Matrix的多角度鏡頭、慢動作和子彈時間震撼全世界後, 港產武打似乎甘心追隨潮流, 電腦CG和武術的結合可能是新方向, 但在此片的成績可說是慘不忍睹. 其他的CG效果亦水準大倒退, 希望是製作成本所限吧.

另外, 強說廣東話的男演員又多一個陳柏霖, 房祖名相對地平易近人.

忠告各位, 「看千機變2, 要保持幼稚」.

寫於2004年8月18日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拍攝得十分精細和花巧, 正確點說, 是刻意和人工化. 既是人工化, 便索性將影片分解來看吧.
攝影和鏡頭設計 –攝影是很講究, 但僅此而已. 不同shot size的人物正面鏡頭、超淺景深的人物沙龍特寫、和重複的特寫對剪都令人留下印象, 這和英雄是有些分別的. 有趣的是特寫下章子怡的暗瘡突然間消失了. 不連戲咯.
剪接 – 開始時有些急就章的感覺, 往後就覺得很簡單直接.
場景設計 – 場面的轉換令我想到打電子遊戲機, 過完關就換到下一場景. 還有整部片沒有安排臨記點綴場景. 相信改編成舞台劇也不是太難吧.
電腦效果 – 飛刀飛箭延續著英雄的技巧吧, 效果是不俗的, 但不知何解, 飛竹的效果特別差, 達到令人失笑的地步.
武術設計 – 二人式的單打獨鬥沒甚麼新意, 但捕快的圍攻是可觀的.
美術服裝 – 很華麗耀眼. 配合大量的特寫, 彷彿告訴觀眾: “你們看, 我做得多美!”
音樂 – 不知是調子還是唱者的問題, 那首歌謠實在太難聽.
演員 – 大量的特寫讓演員的面部表情有很多發揮空間. 幾位主角都做到恰如其份. 章子怡的跌膊仍然十分誘人.
劇本 – 這是網上見到的中國一個電影教授文章罵得最凶的地方. 個人來說, 過份地故弄玄虛和對白的陳腔濫調是見怪不怪. 但張藝謀代表了一半的中國主流電影, 社會對他的要求便比較高些吧了. 今次劉德華飾演臥底朝廷捕快而沒有死去收場, 也可看成是中國電影的突破嘛.
總括來說各方面的技巧都大致風格統一, 在劇本的先天性缺憾下仍然有所發揮, 保持住一定的觀賞價值. 這也可能是因為聽過一片漫罵聲後而做了心理準備, 自己在觀賞電影時不自覺地對劇本的要求比較寛容. 但如果預期每部新作都能夠超越前作, 那是必定失望, 亦高估了張藝謀.

寫於2004年8月4日

蜘蛛俠2

蜘蛛俠2說不上喜出望外, 但比預期中好看. 好看的不是純粹在持技, 而是戲劇元素有點新意.故事的切入點是一個普通學生怎樣掙扎和努力以達到作為蜘蛛俠的使命. 這和以往的超人片以超人為本位, 而以記者身份去掩飾之有點轉變. 故事以頗大的篇幅去描繪各主要角色的心路歷程. 男女主角甚至奸角博士都經歷一段段的心理變化. 他們的命運都有種身不由己的共性, 而結局都是憑著自己的意志去選擇自己的路, 其主題十分貫徹清晰, 這在特技片來說是頗為難得的.

至於奸角的設計機械臂具備重量型和原始性的破壞力, 恰和蜘蛛俠的靈巧和蜘蛛絲的柔韌成為對比, 效果比第一集的飛船飛彈好得多. 但對於幾場重要的特技場面, 個人來說是有點麻木. 感覺上是沒有甚麼特色, 不外如是吧了. 導演手法上簡單明快易明, 符合主流片的風格. 事實主流片不用甚麼革新, 只要在方程式內尋求變化, 避免陳腔濫調, 原地踏步便是. 不斷的變化演進亦代表一種發展. 史力加1的結局令人耳目一新, 但故事和手法仍不脫歷險故事的模式. 相反, 李安的變形俠醫便是過度文藝腔的例子.

高質素的主流片一定擁有感人的故事, 一些變化帶來的新鮮感, 扎實的劇本和導演技巧, 而不會是盲目的文藝腔和裝飾出來的所謂個人風格

寫於2004年8月4日

柔道龍虎榜

這部戲沒有韋家輝, 但電影的角色塑造令我強烈感受到他的個性. 應采兒對理想的執著和古天樂的頽廢設計, 都令我想起大時代的劉青雲. 還有是固有的高手或世外高人等, 或者, 此片的編劇都師承於韋家輝吧.
內容上和杜其峰一些較個人化作品一樣, 漸趨簡單. 描寫的對象集中, 製作上的重點變成畫面意境和個別角色的設計. 而這部作品一些小點子都頗有趣味, 例如酒吧三張枱的交义剪接, 張兆輝的大佬角色等, 相對來說兩個主角古天樂和應采兒的角色因為熟口熟面, 演繹上也難望有甚麼突破. 觀眾對角色的關心和代入感是較弱一環.

整個製作給我的觀感是導演依舊希望用畫面去講故事, 但效果上比較粗糙. 但杜其峰的粗糙, 仍是值得棒場.

寫於2004年7月27 日